×

捷克斯洛伐克剧变,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求快点答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8 00:47:49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捷克斯洛伐克当初为什么一分为二?

强扭的瓜都不甜,何况是两个民族呢。
现在是文明的冲突的年代。分裂是必然的。因为两个国家都没有绝对优势控制另外一方,而又恰逢激进民主化的机会,所以分裂了。
1992年7月23日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解体后出现了15个独立的共和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随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也一分为二。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从1918年10月28日这两个民族组成共同国家起,斯洛伐克民族就失去了独特性。斯洛伐克地区成了工业发达的捷克统治和剥削的对象,两者经济发展程度日益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在70年代胡萨克当政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斯洛伐克原先贫困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但两个民族间的矛盾并未得到真正解决。1989年底,这个联邦国家政局发生剧变后,两个共和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便更加突出。1990年初,在斯洛伐克要求下,两次更改国名,最终确定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8月,斯洛伐克政府提出了同联邦政府分权问题。1991年1月,联邦政府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推行私有化,全面放开物价。由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共和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这一政策的消极面在斯洛伐克更为明显。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主席梅恰尔说:“我们受到经济崩溃的威胁,斯洛伐克将走自己的道路”。
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这是这个国家自1989年11月政局剧变后举行的第二次大选,有41个政党为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的300个议席和两个共和国民族议会的350个议席进行了激烈的角逐。选举结果是,在捷克共和国,以联邦财政部长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得票最多,在联邦两院和本国议会获得了1/3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前总理梅恰尔为首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也独占鳖头,在联邦议会中得了1/3的选票,成为第二大党。
大选后,获胜的两大政党主席克劳斯和梅恰尔就组阁问题举行了4轮会谈均无结果。面对两党严重对立的情况,7月2日哈韦尔总统任命了联邦政府。但这个政府仅向联邦议会提出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施政纲领,这实际上是为分家做准备。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政府分别在7月13日和14日向本国的民族议会提出了施政纲领。克劳斯在施政纲领报告中强调,为独立的捷克国家奠基是以他为首的政府的首要任务。为此他要尽快地起草《捷克共和国宪法》。梅恰尔所拟定的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施政纲领把谋求斯洛伐克的主权和独立摆在最突出的地位。7月17日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宣布了《主权宣言》,强调“《宣言》是斯洛伐克民族主权国家的基础”。
7月22日,在大选中获胜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举行第5轮会谈,双方在23日凌晨达成协议,同意把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至此,具有74年历史的统一国家宣告解体。

在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是怎么分裂为两个国家的

1989年11月的"天鹅绒革命"以后,在中央集权体制破除后的捷克斯洛伐克议会中,对于联邦国家的考虑,捷克人议员和斯洛伐克人议员的认识出现了表面化的分歧
从前只是形式化的捷克,斯洛伐克两共和国政府在由联邦政府下放权力的过程中,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体且不可分割的单一国家"的捷克人议员和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平等的两国组成的联合国家"的斯洛伐克人议员之间,在国名变更(短划线战争)和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问题上,产生了主张的对立
1992年总选举后,在捷克由瓦茨拉夫?克劳斯率领的市民民主党成为第一大党,而在斯洛伐克由弗拉基米尔?梅恰尔领导的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党成为了第一大党.在讨论联邦解体的过程后,克劳斯和梅恰尔经过双边会谈,宣布于1993年1月1日使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体.相对于导致内战的南斯拉夫联邦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在和平的氛围中分离了,因此,这场解体运动与4年前的"天鹅绒革命"相呼应,被命名为"天鹅绒离婚"
天鹅绒革命。。。不流血的。。。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一,东欧巨变导致两个地区民族矛盾重新燃起,,经过外国势力帮忙。。。和平分离
1918年以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同年10月28日独立,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19年初,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东欧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同年6月16日,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在普雷绍夫成立,7月初为资产阶级政府和外国干涉军镇压。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捷克斯洛伐克,工人运动高涨。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次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同时在斯洛伐克建立傀儡独立国。前总统E.贝奈斯逃亡英国组织流亡政府。捷共成立中央民族革命委员会,开展游击抵抗运动。1945年初,布拉格人民举行反法西斯武装起义,5月9日配合苏军解放布拉格。1946年5月成立了以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为总理的联合政府,贝奈斯任总统。政府没收外国资本家和卖国贼财产,颁布工业、银行和私人保险公司国有化法令,进行土地改革。1948年2月捷共在人民支持下粉碎资产阶级政变阴谋。政府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大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残余。同年5月9日通过宪法,定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哥特瓦尔德当选为总统。
1949~1960年执行了两个五年计划,50年代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达10.9%,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接近完成。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1月,A.杜布切克接替A.诺沃提尼出任捷共第一书记,开始一系列改革。同年8月20日,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0月16日,苏捷签订《关于苏联军队暂时驻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条件的条约》。1969年4月G.胡萨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1971年改任总书记,1975年任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87年12月捷共举行中央全会,胡萨克辞去总书记职务,留任共和国总统。M.雅克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1989年11月,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消其中关于捷共在社会中领导作用等条款。同年12月胡萨克任命M.恰尔法为总理,组成新政府。同月胡萨克辞去总统职务,联邦议会选举V.哈韦尔为总统。1990年3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4月再次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6月举行首次全国自由大选,公民论坛和公众反对暴力组织获得议会多数,并组成以它们为主体的联邦政府。大选后组成的联邦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法律,规定改变现行经济体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11月举行地方选举,公民论坛在捷克获得多数席位,公众反对暴力组织和基督教民主运动在斯洛伐克获多数席位。1992年6月大选中,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两个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同年11月25日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两个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主体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

东欧剧变的内容?

指的是东欧各国如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等政治制度发生巨变,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取而代之,谢谢。

天鹅绒革命是怎么回事

“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民主化革命。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是与暴 力革命相对比而来的,指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 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治制度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
天鹅绒革命是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瓦解,分离为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的历史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运动,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中受到苏联的镇压;但是国内对捷克共产党统治不满的知识份子仍然以地下方式活动,并且于1977年提出要求政府遵守赫尔辛基宣言中人权条款的七七宪章;而继任胡萨克出任第一书记的雅克什,企图推动经济改革与民主化,不过为时已晚。
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出现超过十万人的游行活动,而且之后每天都有游行活动向政府要求结束捷克共产党统治。
1989年11月24日雅克什辞去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一职,并且捷克政府举行了第一次的多党选举。多党选举的结果,哈维尔所领导的“公民论坛”获得胜利,在布拉格之春中失势的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担任联邦国会议长,哈维尔担任总统,完成政权的和平转移。
扩展资料
捷克的历史沿革:
1989年11月捷政局发生剧变;12月29日公民论坛取得政权,“天鹅绒革命”领导人、作家哈韦尔当选临时总统,捷共失去执政党地位;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4月改称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2年6月,举行首次自由选举,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分别在捷克、斯洛伐克执政;11月,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谈判,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离,联邦议会通过了联邦解体法。同年联邦解体。
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1月20日,瓦茨拉夫·哈韦尔当选为捷克共和国总统。1996年6月,捷克举行独立后首次议会选举,克劳斯继任总理,社会民主党主席泽曼担任议会众议院主席。2004年5月1日,捷克加入欧盟成为正式会员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鹅绒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捷克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求快点答

捷克斯洛伐克。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分裂成捷克还有斯洛伐克两个国家。
捷克和斯洛伐克!!
后来分裂的就是南斯拉夫!
德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
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1989年下半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天鹅绒革命”,正局开始剧烈动荡,捷共失去执政党地位,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并修改国徽,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也取消了其国名中“社会主义”字样。
1991年,正局继续动荡,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激烈,民族矛盾进一步发展,斯洛伐克要求独立的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正府就联邦国家解体达成协议。1992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捷和斯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
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东欧剧变后,东德和西德合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为何却解体了?

捷克斯洛伐克中有很多都是斯拉夫族,逐渐变成了捷克人以及斯洛伐克人,最后变成了两个独立的民族,关系就变得越来越淡了,斯洛伐克人比较强势,政治上受到了捷克的打压,捷克这个国家比较富裕,所以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矛盾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只能选择分裂。
因为斯诺伐克人比较弱势,捷克地区普遍富裕,斯洛伐克地区稍微贫穷,这就导致了斯洛伐克人不仅在政治上处于弱势,而且在经济上还面临着困难,两个民族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只能分裂。
因为冷战导致了矛盾,变得更加的剧烈,发生了天鹅绒革命,导致了解体。
东欧剧变后,东德和西德合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为何却解体了?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是由于其内部的两种主要民族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关系不和造成的,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捷克一直发展快速,而且还一直协助斯洛伐克,而斯洛伐克在很久以前就会有单独的念头,这才造成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创立于一二战结束,是在一战后新的国际性纪律上创建起来的,国土超出12万公顷,人口数量贴近1600万。而创建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发展迅速,到二战时期便是那时候欧洲知名的工业强国了,有着自己健全的经济体制。而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以前造就年平均10.9%的gdp增速,是全部华约发展更快,最比较发达,最有钱的国家了。
实际上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便是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民族国家构成。而一直以来,捷克的发展远远地高过斯洛伐克,那时候捷克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可是斯洛伐克相对比较慢。因而,一直以来,捷克人觉得自己吃大亏,在补助穷弟兄斯洛伐克,因此一直都是有不满意。
而苏联解体,使得捷克想自己单干,自己过好日子。而斯洛伐克人尽管穷,发展落后一点,可是这类单独的心愿那就是十分明显。而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政党全是捷克操控,斯洛伐克觉得自己吃了亏,处在被操纵的情况,因而斯洛伐克也想单独。
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并没有偶然,正相反这也是必然的,2个存有着分歧民族创建的国家是不可以长期具有的即使那时候不解体之后也是要解体的,但是还行如今杰克和斯洛伐克的关系非常好。

捷克和斯洛伐克本是一家,为啥最终却走向了分裂?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一分为二。
因为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间矛盾很深,后来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分裂成为两个国家。
虽然是一家,但是其很多东西都是不同的,加上大家的政治理念大相径庭,所以自然就走向了分裂的道路
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民族组成成分都不同,他们对待宗教的看法也不同,而且在二战之后,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都不相同,两个地区的人民也支持分裂。
因为捷克和斯洛法克他们的民族组成成分是不同的,而且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程度、民族主义和政治走向都不一样,再加上两个地区的人民他们都赞同分裂,所以他们就分了。
他们在苏联解体以后,以和平的方式脱离苏联模式,并且两个国家都同意,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就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去发展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的初期,因为捷克人在他们国家当中占大多数,因此当然就主导了国家的发展,而斯洛伐克他们人少,自然自身的权利就很难得到保障,也就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因此他们发展程度就日益不平衡,形成了剪刀差,而且这个差距是越拉越大,因此他们就更想要独立出去自己去发展。
而且在他们的历史上,捷克他主要追随的是奥地利,而斯洛伐克就归属到了匈牙利王国,但是捷克是因为哈布斯堡王朝人实行开明的君主制度,因此发展起来了工商经济。但是我们的斯洛伐克就没有他兄弟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是被匈牙利人主宰,然后呢造成思想观念,和捷克人的差别很大,这也是它们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捷克注重工业发展,斯洛伐克注重农业发展,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那么自然经济发展的差距就非常的大,这也是让他们走向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说捷克和斯洛伐克他们在历史上是同一个祖先,但是因为他们分离了太多太多次,所以矛盾是肯定会有的,只是说没有被表现出来,而是被隐藏的矛盾。用一个很通俗的比喻来说就是一对夫妻,他们相处刚开始还可以,但是后来发现越来越不合适,不管是三观还是处事方法都不一样,那么这样在一起自然没有必要还不如分手,对于捷克和斯洛伐克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了?

在1992年6月的大选中,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两个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同年11月25日,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两个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主体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史称“天鹅绒分离”。分裂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由捷克共和国使用。
  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虽然语言相近、信仰相同,但历史发展却不完全相同。捷克长期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而斯洛伐克人长期处于匈牙利人的统治之下。1526年,匈牙利王国大败于奥斯曼帝国,其中心部分被土耳其人占领,布拉迪斯拉发作为匈牙利的首都长达250多年。19世纪后半期以后,斯洛伐克又成了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直接统治斯洛伐克的仍是匈牙利人,后者甚至对前者实行过匈牙利化政策。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斯洛伐克人才最终摆脱了匈牙利人几百年的统治,与捷克人一起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在同处一国的时候,由于捷克人处于主导地位,斯洛伐克人感到的常常是不平等。1918年5月,后来成为第一任总统的马萨里克在美国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侨民签署的协议中,保证斯洛伐克民族在共和国中的自治地位。但这个共和国成立后,斯洛伐克只是该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再比如,“科希策纲领”明确地肯定了斯洛伐克的民族特性,保证其在未来国家中的平等地位。但实际上,斯洛伐克的自治地位被逐渐削弱。1968年正式确立联邦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斯洛伐克人的抗争。
  另外,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剧变之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联邦主体在经济转轨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注释:万世荣.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的缘由和影响.《国际问题研究》杂志,1993,]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捷克一位历史学家就指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共处一国时没有能在绝大多数民众中形成共同的捷克斯洛伐克意识。
  长期的屈从感使得斯洛伐克人特别渴望独立和拥有自己的国家。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肢解,斯洛伐克人曾建立一个“独立国家”,但这个“独立国家”臭名昭著,是纳粹利用斯洛伐克人的民族主义制造出来的一个傀儡政权。二战后,斯洛伐克人还得与捷克人共处一国。80年代末发生了社会剧变之后,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便开始就国家权力分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于是,他们主张用“捷克—斯洛伐克”为名取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2年6月议会选举后,两个对国家结构和经济转型问题持截然不同观点的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胜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两党领导人达成解散联邦的协议。根据捷克斯洛伐克议会11月通过的《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从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独立,圆了自己千百年的国家梦。当时,斯洛伐克人普遍认为,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捷克人不愿意给予斯洛伐克人以平等的地位。
  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两个联邦制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南斯拉夫相比,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和。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虽有不同,但总的看来无大积怨。因此,斯洛伐克与捷克的分手是在协议中逐步达成一致的,不仅没有暴力冲突,甚至也没有相互抵毁的过激言行。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一分为二。
作为“布拉格之春”的成果,联邦制共和国形成: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到了70年代,它的工业生产水平几乎与捷克相当,人均收入水平也在1971年赶上了捷克。此外,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捷克。
1970年,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大清洗,50万人被开除出捷共。大清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停滞不前。随着冷战矛盾深化,1989年11月,布拉格出现超过十万人的游行活动,要求政府结束捷共的统治,也就是“天鹅绒革命”。
此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捷共失去政权。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11月,两国领导人经过谈判,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离,联邦议会通过了联邦解体法。同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的国家。
扩展资料捷克斯洛伐克(英语:Czechoslovakia;捷克语、斯洛伐克语:?eskoslovensko)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联邦制国家,原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后更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人口1563.8万(1989年),其中捷克人约占64%,斯洛伐克人约占30%,其余为匈牙利人、日耳曼人、波兰人等。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巨变的介绍

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逝者如斯。10年前的12月25日苏联土崩瓦解、一朝覆亡,一幕幕历史戏剧般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苏联和整个东欧的剧变使历史发生了断裂,从巨大的缝隙中我们可以窥探历史变动的奥秘。
1991年12月25日,在西方人欢度圣诞的时刻,与西方“冷战”40余年的苏联度过了孤寂、寒冷的最后一天。当夜,克里姆林宫上的苏联国旗飘然而下,存在了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解体,从世界版图上消失。苏东巨变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沉重地倒下了。
团结工会拉开巨变序幕
肇始于1980年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拉开了苏东演变的序幕。
70年代,是波兰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盖莱克政府踌躇满志地推行闻名于世的“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大上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波兰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欲速不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
进入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团结工会诞生于罢工的浪潮中。
从诞生之日起团结工会就是一个政治组织。1981年9月,团结工会提出了团结工会接管政权,建立自治共和国的明确政治目标。12月,团结工会决定发动全国总罢工并建立武装工人卫队。12月13日,波兰政府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和军事管制,军管带来了暂时稳定,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埋下了更大危机的种子。
1988年,波兰政府进行第二阶段的改革,决定大幅度地提高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遭到工人的普遍反对,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
美英等国政府利用波兰的债务危机一再向波兰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恢复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对团结工会及领导人的各种援助和奖励也接踵而来。
内外交困之下,1989年波兰政府被迫同意无条件与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政府同意团结工会重新登记后合法化。
1989年6月,波兰议会和参议院分别举行选举。团结工会大获全胜,8月24日,团结工会顾问、反对派的核心人物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政府总理。
1989年12月1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正式走上了政治上奉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匈牙利十月惊变
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震惊世界,受到各种牵连的家庭达几十万,匈牙利事件一直是埋藏在匈牙利人心底的一个症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放弃了干预东欧事务的政策,使翻案成为可能。1989年,匈牙利新任政治局委员波日高伊主持的历史委员会认为,对1956年事件将其定性为反革命案件是“站不住脚的”。1989年1月28日,波日高伊未经中央同意,擅自在广播中宣布了历史委员会的上述报告。党内上层发生分裂,反对派则深受鼓舞。6月16日,25万人参加了纳吉重新安葬典礼,葬礼变成了政治巨变的动员大会。
西方国家则竭尽全力促其速变。利用债务施加压力、许诺各种优惠条件诱其就范,从美国总统到德国总理的各西方国家政要穿梭奔走于东欧各国。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终于顶不住来自各方的强大的压力和诱惑,一步步地走向了分裂。1989年10月6日至10日,社会主义工人党提前召开党的非常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的决议,党就此分裂。
1990年1月,竞选在匈牙利全国展开。最大的反对党民主论坛在竞选中获胜。新政府上台后,匈牙利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柏林墙倒塌
1989年10月6日,戈尔巴乔夫在民主德国建国40周年庆典上讲话:“民主德国也像任何别的国家一样,有它自己的发展问题,需要加以思考和解决。”
10月7日,民主德国第一个反对党民主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德国统一社会党有近80万党员退党。10月19日埃里希·昂纳克提出辞职,埃贡·克伦茨当选为总书记。11月7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总辞职;8日,中央政治局宣布总辞职。11月9日,民主德国部长会议决定,对私人旅游不附加任何条件;公民可提出迁往国外的申请;移居国外的民主德国公民可经由民主德国同联邦德国和西柏林的所有过境站离境。柏林墙已经实际开放了。
12月7日,民主德国16个党派和政治组织举行民主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圆桌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于1990年5月举行人民议院大选。12月12日,象征着“大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打开了。柏林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1990年3月18日,德国联盟在民主德国人民议院选举中获胜。新上任的总理德梅齐埃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首次会晤中,就确定了两德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日期。9月27日,两德统一条约正式生效。10月3日,两德正式统一。
东欧多米诺骨牌
继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也如洪水决堤般,相继发生了巨变。
捷克斯洛伐克巨变的起因是围绕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平反问题。
在复杂的形势下,捷共发生了分裂。捷共中央书记处成员莫霍里塔带头上街游行。11月下旬,以雅克什为首的捷共领导班子全体辞职。
1989年12月22日,捷各党派和政治力量举行“圆桌会议”,一致同意分别提名“公民论坛”的哈维尔和前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为总统和联邦议会主席候选人。12月29日,联邦议会选举哈维尔为共和国总统。捷共完全丧失了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主席都由非捷共人士担任。
骨牌倒向保加利亚。它的巨变始于党内的分裂。1989年11月1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扩大全会的会议议程突然改为人事变动,日夫科夫的总书记和政治局委员职务被解除。
日夫科夫的突然下台,使保加利亚的反对派空前活跃起来。
在内外压力下,1990年1月30日至2月2日,保加利亚共产党第十四次特别代表大会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全面改组,并将党改组为社会党。
1990年4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改法》,规定保加利亚的国名仍为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所有条款均要非意识形态化,实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市场化。
1990年6月10日和17日,社会党在选举中获得了胜利,在东欧巨变的第一轮冲击中保住了执政地位。但是,在1991年10月的第二次大选中还是被赶下了台,沦为在野党,财产也被没收。
罗马尼亚的巨变是东欧国家中最惨烈的。1989年12月16日,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市市民与军警发生冲突,引发了全国性的危机。12月22日,游行的群众占领了电台和电视台,救国阵线宣布成立。接着,军队同保安部队发生了激烈冲突。22日,逃往外地的齐奥塞斯库夫妇被逮捕,3日后被处以死刑。
1990年5月的大选中,罗马尼亚救国阵线获胜,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多元化和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经济实行了向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过渡。
南斯拉夫在1990年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国家。从1991年起,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和少数民族发生了武装冲突;1992年,波黑共和国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和穆斯林族的战争。从此,前南的土地上战火连天,至今未息。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原来足以与西方集团相抗衡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只剩下原来的“大家长”还在勉强维持。
“老大哥”倒下了
1991年8月19日早上,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悄然在苏联人中间传播开来:总统戈尔巴乔夫被推翻了!
坦克开上莫斯科街头。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决心让苏联彻底解体,他在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
苏联全国由此掀起了反对苏共浪潮,联盟迅速走向解体,到1991年12月,苏联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12月21日,俄罗斯联邦等11个独立国家首脑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25日,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交给了叶利钦,他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苏联国旗在夜幕中缓缓降下。
从权力巅峰到人生谷底——苏东末代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依旧“新思维”
一心推行“新思维”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在他的手中,苏联完全解体。
西方对戈尔巴乔夫评价甚高,但他在自己的国家已成为一个被冷落的悲剧人物。不少俄罗斯人把他视为断送苏联前程的罪魁祸首,并把今天的困境归咎于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仍想东山再想,可惜力不从心。
2001年3月,戈尔巴乔夫度过了第70个生日。健康的戈乐巴乔夫头脑里充满着各种新奇的想法和计划,但对俄罗斯、对世界、对历史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了。
齐奥塞斯库:血腥的圣诞节
一阵乱枪过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两具尸体,胸前千疮百孔、面部肿胀。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末代领导人中,命运最悲惨的就是齐奥塞斯库。他是惟一被处死的领导人。
昂纳克:半个世纪后又住进同一座监狱
柏林。莫阿比监狱。昂纳克的牢房。一张木床 ,一张木椅,一个洗手台。这个牢房,昂纳克并不陌生:1935年,23岁的地下共产党员昂纳克被纳粹政府以“叛国”的罪名逮捕,在这里他度过10年青春岁月。经过半个世纪,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点。昂纳克再度成为囚犯。
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后,昂纳克就受到政府组织的检查官小组以了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罪名”名义进行的调查。同年12月,昂纳克被捕。
病情日益严重的昂纳克经过13次开庭之后,鉴于没有充分证据,于1993年1月获释。在警察的保护下,他离开祖国,远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孤度余生。沸沸扬扬的昂纳克审判案终于不了了之。
雅鲁泽尔斯基:78岁受审
雅鲁泽尔斯基,曾任波兰部长会议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波兰共和国总统。他屡立战功,获大将军衔。在他的主张下,团结工会重新合法化。1990年底,他被迫把总统之位让于团结工会的瓦文萨。
但随后雅鲁泽尔斯基便得到了团结工会以从事“损害波兰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事情”为名的起诉。
2001年5月15日,78岁的雅鲁泽尔斯基再次出现在华沙的法庭上,就发生在1970年时的一起示威工人遭枪杀案件接受听证调查。
1970年,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奉命调遣部队前往格旦斯克造船厂维持秩序。随后的冲突中,44名工人遭到枪杀,200多人受伤。如果被裁定有罪,雅鲁泽尔斯基将至少坐牢25年,监狱也许是他永远的归宿。
日夫科夫:自由在死去前来临
1989年下半年,剧变终于波及到东欧各国中政局最为稳定的国家——保加利亚。
日夫科夫1989年11月10日被迫辞去保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其他党政职务。“非法向人民代表分发钱物、住宅和国家警卫局的小汽车”的指控使他在1992年9月被判处7年监禁。1996年8月28日,保最高法院刑事委员会宣判日夫科夫无罪。但由于保最高检察院认定日夫科夫还涉嫌其他案件而对他继续实行软禁。
直到1997年1月20日,对日夫科夫长达近6年的软禁才被解除。
重获自由不久,日夫科夫就在一家名为“罗扎内兹”的医院去世,终年86岁。
雅克什:“布拉格之冬”
1968年“布拉格之春”埋下了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剧变的祸根。
1989年11月,在群众大规模街头示威抗议浪潮中,捷克中央总书记雅克什宣布辞去总书记职务。
1990年8月19日捷总统哈韦尔发表广播讲话,号召捷进行第二次革命,清洗捷克执政时期的干部。
新政府解除了所有捷共领导人的公职,他们失业在家,并必须随时听从政府的传讯和审判。雅克什的这种命运在1989年12月来临。1990年6月5日,即联邦议会大选开始前夕被法院传讯。
阿利雅:从软禁到监禁
1985年4月2日,霍查亲自选定的接班人阿利雅登上了东欧高山小国阿尔巴尼亚的最高权力宝座。
1992年4月3日中午,阿利雅辞去总统职务。4月9日,民主党领袖贝利沙当选为第二届总统。9月12日,贝利沙政府以“滥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的罪名,将居住在女儿扎娜家的阿利雅软禁起来。阿利雅出国治疗心脏病、为亡妻扫墓等诸多要求均被拒绝。
1993年8月19日,阿利雅走出他女儿扎娜家,被带上一辆蓝色的警车,他被捕了。
患有心脏病的阿利雅在狱中也像其他普通囚犯一样,依靠面包和水维持生命,晚上只能睡在草垫上,而且还要自己打扫厕所。阿利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潸然泪下:“我甚至得不到纸和笔,不能读书看报,我们还有什么人权可言?”
1994年7月2日,地拉那区法院以“相互勾结、滥用职权、搞特权、践踏人权与公民平等”的罪名,判处69岁的阿利雅9年有期徒刑。
(摘自《华声视点》2001年第12期)

历史上捷克和斯洛伐克本是一家,为何他们最后走向了分裂?

捷克和斯洛伐克有着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两个国家当时发展路线不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当时的斯洛伐克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捷克就和斯洛伐克分裂了。
在历史上捷克和斯洛伐克他们虽然是跟初同源,但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二战期间,德国占领期间成立了两个傀儡政府。二战之后,因为捷克的经济发达,斯洛伐克认为自己没有主人的感觉。东欧剧变之后,天鹅绒革命突然爆发。这就造成了他们最后和平分手。
捷克曾被奥地利统治,斯洛伐克则被匈牙利统治,从这时双方就有了不同的发展。捷克是工业大国,斯洛伐克是农业大国,两国的经济实力拉大,于是就走向了分裂。
一是民族矛盾不可调和。捷克人占多数,主导了国家的发展;而斯洛伐克是少数,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两个党派不能达成共识。于是经过几轮谈判后,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别独立了。
因为两地的经济差别太大,无法调和。作为出身于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其实两地并不是因为什么民族矛盾而走向分裂的。在历史上,两国的区别化历史只有二百年的时间。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捷克的经济重心在工业方面,而斯洛伐克的经济重心在农业,工业的经济发展速度远大于农业,所以二战后虽然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即捷克斯洛伐克,但由于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后来苏联老大哥的解体,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非常多的游行。而斯洛伐克的人民认为自己的经济之所以被拉开,是由于被捷克一方占了便宜。捷克方面虽然有心改革经济模式,但是终究也是越改越乱,最终只得走向分裂。
不仅在经济上,在文化和教育水平上,两地也有很大差别。捷克的布拉格作为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出过许多文人大家,人们的教育水平也要高于斯洛伐克的教育水平,在根本上来说,还是捷克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而斯洛伐克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教育水平很落后,这也是两地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的一个原因。
长期的经济和文化差距,是导致后面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长期的差别性造成两地的区别越来越大,而后面的紧急改革也没法一下子改变这种区别性和长期存在的矛盾。如果说在捷克斯洛伐克建国后,可以重视两地的差距,慢慢地调和矛盾,说不定就不会走向分裂了。
究其根本,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来的太晚了,等到矛盾爆发时,突然的改革已经来不及解决两地的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