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花鸟画,花鸟画的画法有哪三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9 22:52:58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写意花鸟画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一种画法。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处,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所以说写意花鸟画最能见笔见性,对此评论家王进玉认为,特别是大写意花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和修养,也最能看出其对笔墨的理解与驾驭能力。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是中国画的一种。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形态逼真。
“意”的概念提出后,花鸟逐渐被人格化,所谓“写意花鸟画”便由此而来。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题材所象征和寄寓的精神意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的体现。
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应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对物象的描绘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有哪些特点?

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可以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文人画家的一种偏激言词。二者都没有把形神的关系界定清楚。对中国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精僻的莫过于齐白石,他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就有了一定的空间,画家在作画过程中,积极地去作物象的内在本质即神韵的追求,为了达到目的,就要对物象的特征加以强调、夸张,对形进行必要的概括、取舍、归纳。这个过程叫做“遗貌取神”,这种造型观念叫做“意象造型”。
2、骨法用笔、以书入画。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中第二位,它用“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骨法”是指客观物象的形神结构,“用笔”则是用笔方法,用笔技巧和艺术表现。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提出“骨气形似皆本立意而归乎用笔”。说明“骨气用笔”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但要表现客观对象的基本结构、神韵,还要表达画家的主观感情和艺术创造。在写意画中,笔墨还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为特殊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美,也表现为笔墨情趣。
黄宾虹先生根据中国画的审美要求,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把用笔归结为平、圆、留、重、变五法,他说:“用笔须平,如锥划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以上是用笔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至于具体操作中如何灵活掌握,还要懂得一个“变”字,要留有余地,要掌握好分寸,过分了同样也是弊病。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先生追求线条的凝重深厚,注重留的作用,因此行笔相对较慢,但也并不是处处都慢,该快时还是要快的。有的画家追求线的流畅,行笔速度相对较快,有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之感。至于怎样才好,这与每个人的实践经验、审美情趣有关,不可强求一律。至于用笔中的苍、老、活、松、涩、劲、毛、挺、圆、厚的艺术效果,一个“变”字都能概括,靠在实践中去体会去灵活掌握。
总之,中国写意画的用笔贵在力的表现,所谓“力透纸背”、“力能扛鼎”之说,而绝不能是蛮力。试向齐白石先生九十多岁了,手已无缚鸡之力,但作画仍能力贯毫端。这是因为老人凭多年的功力,即使用很小的力气,用到笔尖上已绰绰有余。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力气再大也是徒劳的。
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来源于书法,在唐代就形成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元代以后,中国的文人画发展到鼎盛时期,中国写意画家更注重以书入画。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书法根基作为画法用笔的基础,中国写意画就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清赵之谦以魏碑笔法入画,吴昌硕以石鼓文笔法入画,这是画坛上尽人皆知的典型范例。
中国写意画以书入画,不仅对于作品本身笔精墨妙的形式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可使笔法作为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因素更增加其审美价值。以书入画,画家在运笔过程中的下意识表现,可直接倾注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宽了表现的领域,提升了画面基础元素的质量,从而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3、追求意境、缘物寄情。
中国的写意画,自元代尚意以来,由于文人的介入,一直把追求意境美放在首位,画家的文学修养直接反映到作品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成为中国写意画雅俗,优劣和文野之分,而且成为衡量画家艺术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意境的创作,不但有赖于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深入研究,而且有赖于画家主体情思的积极活动。这与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致的。触景生情须外师造化,在画家审美心理因素的驱动下,发挥“中得心源”的创作过程,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作为内因的学识修养,首先在人品,中国自古就有知人论画的传统,所谓“人品不高,落笔无法”,“人品即画品”,画家的人格修养、情操品位是内因的主导,意境的创作实际上是作品人品高低的真实写照。王冕画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之高洁标谤自身之品格修养。郑板桥画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没有画青蛙,只画了几只蝌蚪,但十里蛙声如在耳边响起。这些作品如果舍弃了诗化的意境,格调的高雅便不复存在了。
历代优秀的中国写意画家,尽管风格面貌各不相同,成就的取得无不立足于作品格调的高雅,而作品格调的追求,又是以意境为第一要素的。八大山人创造的寂寞荒寒的空间意境和孤独冷僻的艺术造型,与他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语言。徐渭笔墨姿肆的大写意,是他怀才不遇、英雄无路心境的宣泻。在这些画家笔下,物象、笔墨都成为表达情感的借助物,“缘物寄情”、“托物言志”,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中国写意画追求画外的意境创造,以诗入画的特色,正是其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取得了其他画种难以企及的独特艺术效果,这也是中国写意画经久不衰的精神之所在,也正是写意画最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美学偏重表现的特点。因此,中国写意画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了熠熠生辉的地位。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指导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指导
  导语:国画即中国的绘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一、章法
  章者,条理结构之谓也:法者,方法。法规也。章法者,构成画面之笔墨韵律、结构条理之法规也。好的章法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引起美的共鸣。具体分以下六点来谈:
  章法不同于构图: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并不等于章法。章法指一幅创作的最后效果,它不单指构成画面的形象轮廓,凡色彩、墨色、浓淡、位置、提款、印章等都包括在内。
  章法从属于立意:章法是结构思形象化的表现,首先是内容决定形式,章法服从立意。如《狂飚励志》一画中之雄鹰,被处理在山岩之颠,被岩石直送上,整个画面上实下虚,呈逆风之势,充分显示了雄鹰“独立雄无敌,搏击万里风”的英雄气概,从而表现了作者的立意。
  《小憩》一画却将两只小憩之鸡处理在下端,上端留出大块空白,从而大大加强了山色空旷,万籁俱寂,双鸡昏昏欲睡的意境
  《牡丹》一画直插向上,老干支撑,花头昂首怒放,显得端庄富丽,雍容华贵。
  《芍药》一画形向上,再向右下角倾倒嫩干孤形下弯,携拽半藏半露之花头,婆娑起舞,加强了其妩媚之姿。
  章法因人而异:写意画既然是人的物化,自然就出现了画如其人的问题。如吴昌硕讲究的气势,故其作品多用三角形构图形式,并将主体置于30度的锐角上,给人以奇险而豪放的感觉。王学淘先生的画风灵巧,其作品多在不等边三角形之一角上展开表现主体,另一两角延伸画面主体之外,以表现画外有画,给人以微妙空灵之感。而生性耿直、情怀超逸的潘天寿先生却喜欢以“体块组合”与骨架结构“的构图形式来揭示自己刚直不阿的高风傲骨。
  章法的关键是宾主虚实:
  立意明确之后,关键是如何具体处理,而处理的关键又不外乎“宾、主、虚、实”四个字。即宾主相扶,若群星之朝北斗:虚实相生,如四还之环九洲,所谓“分宾主、相阴杨3、度相背、参起伏,首尾圆合,前后呼应,起承转合,气脉流通。无宾则主体孤立而不成画,无主则群龙无首若散沙:无虚则实不显,无实则虚不明”
  传统章法则采取大虚大实,置主体于一隅的老秤式的偏局构图,忌讳天平式的对称构图。
  注意款识处理:
  款识包括落款(题字)、 印(盖印章)。写意花鸟画受明清以来文人画的影响,很讲究款识。
  款识是写意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画面美的形式要求,也是内容、立意的需要,切记为落款而落款,为“时髦”而乱盖章。
  现将落款与盖章的常识分述一下:(1)落款也包括穷款、单款与双款:
  1.穷款—只写作者姓名,有时还将名字签在不显眼处,故亦称“藏款”。虚谷《松鹤》即属藏款。
  2.单款——不仅写作者姓名还写画题,作画时间、地点,甚至还写作画的目的、作品内容阐述、创作体会、技法论述等。单款有长宽、短款之分,长款也称多款。吴昌硕荷花题款“白菡香初过雨”写明了画题与作者姓名即属短款范例。《仙鹤》画时间、地点等,题款释文如下:
  仙鹤。鹤乃吉祥、优雅、长寿、健美之象征,故人们习惯谓之仙鹤或文化鸟。东周浮秋伯《相鹤经》尝云:“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长。栖于陆,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
  双款——除单款所题之内容外,还写作品所赠之对象姓名或写受画者与作者的.关系,赠画缘由。
  盖章包括名章、闲章、引首章、压脚章、肖形章:
  名章——作者姓名章。它与题款字之大小相同或宁小勿大。名章一般有两颗,一曰真名章,二曰笔名章。真名章多属白文,即阴文,也有用阳文者:笔名多属朱文,即阳文,也有用阴文者。
  真名章是作者公开使用的正式姓名:笔名章包括作者的字名、号名、古时也有用禅号、道号者。如八大山人,个相如吃,破云樵者,虚谷,郑板桥,苦铁。
  闲章---除名章之外的各种印章,包括压脚章、引首章在内。印文内容有成语、贤文、铭文、警句、诗句,作者住所之雅号、作者的雅称、动物肖形,花鸟肖形,其形体一般比名章大,形状多为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不规则形…….因钤在画面上端谓之“引首章”, 钤在画之下角者谓之“压脚章”,还有钤在题款中间、名章上、下及画面其他部分统谓之闲章。闲章从内容上讲,旨在加强立意、突出主题:从形式爱护讲,则是调节画面重心,制色彩呼应,协调统一画面。
  总之,落款与盖章都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面配上很讲究的落款“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铁成金。落款的形式、内容、字数的多少,字题的选择,落款的部位,书写的行数,墨铯浓谈及钤印的大小,多少、部位,形状、内容等,都必须根据立意与布局的需要来决定。其目的是要使色彩更加和谐,形式更加优美,内容更加的充实,情趣更加生动,而绝不是走形式、赶时髦,东施效颦或画蛇添足,故弄玄虚,否则将弄巧成拙,破坏画面。
  几种常见的布局方法口诀:
  “ 居中、连边、两三段,三式,三势、三体线”
  (1)居中式---所画形象与画幅之四边不连接,多见于蔬果册页与“博古画”
  (2)连边式---所画形象与画幅之四边相连接,其中有连一边者、两边者、三边者、四边者不等
  (3)两段、三段式---画面由二段或三段组成。
  (4)三线、三体---三式即主线、副线、破线:三体即主体、客体,对立体。
  (5)三式、三势---三式即上插式,下垂式、横斜式:三势即分歧式、交叉式、
  对三线不可机械理解,所谓主线,即指整个画面气脉流动的总趋势,副线是扶助主线的线路,破线是加强对比、制造矛盾、突出主题的线路。以上线路可以是实线。也可以是虚线。主、副、破线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小矛盾服从大矛盾,大矛盾统一小矛盾,即必须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
  三体亦然,所谓的主体即指画面的主要部分:所谓客体,即次要的、陪衬主体的部分:对立体即同主体相对立的部分,旨在制造矛盾、活跃画面,使画面即统一又活泼。
  总之,章法问题众说纷纭,以上只是举了几个常见的处理方法和基本规律,章法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和发现,坐在房子里苦思觅想,是很难在章法处理上标新立异的。
   二、笔法
  笔法,即毛笔使转、运行的法度、法则,其中包括执笔、运腕、用笔三部分,这里着重谈谈用笔。
  写意画用笔的方法不下二、三十种,然而归纳之,可以分以下几种:
  1、就每一笔画的运用程序而言,有起笔、行笔、落笔“三部曲”:
  起笔---要藏锋。即笔锋藏而不露,所谓“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欲左先右”、“竖画横落”、“横画竖落”者也是。
  行笔——要变化。即笔道运行不可直来直去,要有提、按、顿、挫、轻、重、缓疾等变化。所谓“轻似微风拂柳,重如高山坠石,缓若逆水行舟,疾似弓矢离弦”。其笔道效果如屋漏痕、锥画沙、虫蚀木、折叉股、行云流水……
  收笔——要回锋。即行笔结束时要折锋使回,所谓“有往必收,无垂不缩”者是也。
  以上用笔的三部曲在写意画用笔中要灵活理解,不一定每一个线段都要收锋、藏锋。写意不同于工笔,它要强调“一气呵成”。即“一笔画”用笔,诚如草书用笔,往往一幅作品好象一笔挥成,藏锋、回锋只在开头与结尾体现出来,中间的局部线段、笔划则不必一一藏锋、回锋。
  2、就笔锋的偏正、使转而言,有中锋,侧锋,裹锋,转笔、折笔、破笔:
  (1)中锋---亦称正锋。执笔较端正,笔锋处于笔划的正中间,如“棉里藏针”若“剑脊”,笔划圆润而浑厚。
  (2)侧锋---亦称偏锋。执笔稍倾斜,笔锋偏在点话的一侧,如写书隶,笔道方棱挺劲。
  (3)裹锋---笔锋紧裹,宛如捻线。其裹法有二:一曰笔锋靠腕力公转,使转运行:二曰破锋自转收拢。
  (4)转笔---笔锋顺势改变运行方向而不破散。其转法有二:一曰自转,即指捻管令其转动:二曰公转,用腕力“转以成圆”。
  (5)折笔---通过顿、挫改变运行方向。其折法有二:一曰顿折,即笔道运行时通过顿笔折动改变方向:二曰翻折,即笔道运行至方角转折处不通过顿笔而翻笔改变方向。
  (6)破笔---笔锋破开运行。其破法有二在;一曰自破,即随这点垛,笔锋自然而然的自收自破,枯树、峻石多用此法:二曰它破,即认为的先将笔2锋劈开形成扁平状,画出多笔画的效果,禽鸟走兽的羽毛多用此法。
  3、就笔管倾侧的方向,角度而言,有顺笔、逆笔、戳笔、飞笔、拖笔:
  (1)顺笔---笔管倾侧向左,自左至右画去,其倾侧是方向与运行的方向一致。
  (2)逆笔---笔管倾侧向左,自右至左画去,其倾侧的方向与运行的方向一致。
  (3)戳笔---笔管倾斜的方向与运行的方向相反,如同犁地破土逆向。
  (4)飞笔---笔管在空中虚幌一枪,迅即“俯冲而下”擦纸上飞,稍纵即逝,如同轰炸机投弹。
  (5)拖笔----笔管倾斜的方向与运行的方向一致,倾斜的度较大,笔管拖着比2锋前进如拽物状。
  4、就笔锋着力的部位而言,有点笔、垛笔、戳笔、摔笔、擦笔、揉笔、颤笔:
  (1)点笔---比尖着力,自上而下垂落,稍斜,用力较轻。
  (2)垛笔---笔腹着力,自上而下垂落,稍斜,用力较重。
  (3)擂笔---笔根着力,自上而下垂落,稍斜,用力颇重。
  (4)戳笔---笔腹这力,落纸后迅速戳出,如泥里拔钉。
  (5)摔笔---笔锋横卧,笔身平摔。
  (6)擦笔---笔锋横卧,笔身斜擦。
  (7)揉笔---笔锋全身着力旋转揉动。
  (8)颤笔---以笔尖和笔腹着力,稍倾斜,似顶风奔走,如逆水行舟,表现顽强的力量感。
  5、就笔触效果而言,有方笔、干笔、湿笔:
  (1)方笔---侧锋所为。起笔、行笔、收笔皆用侧锋:其笔划菱角外露呈方形,厚重而遒劲,如写魏碑。
  (2)圆笔---中锋所为。起笔、行笔、收笔皆用中锋:其笔划锋棱内含呈圆形,厚实而圆浑,如写篆书。
  (3)干笔---笔锋含水少,笔划干燥、苍劲,但勿太过,太过则枯。
  (4)湿笔---笔锋含水多,笔划湿润、浑厚,但勿太过,太过则肿。
  用笔宜忌:
  切忌笔为人使,不可人被笔用。笔法是表现意象的手段,绝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并根据不同的生活, 不断创新的笔法。无论什么笔法,从效果上看都应达到“劲、老、松、圆、活、厚、毛、润、巧、拙”。即苍劲、老辣、轻松、圆浑、灵活、厚重、毛涩、润泽、灵巧、古拙。同时切忌“板、露、结、枯、弱”。即死板、刻露、结滞、干枯、纤弱等病。
;

花鸟画的画法有哪三种

花鸟画的画法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拓展资料如下: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花、鸟、虫等植物和动物为描绘对象的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形态逼真。
概念释义:
花鸟画是指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飞禽等类。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
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作品特点: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中国最好的写意花鸟画

中国最好的写意花鸟画是王雪涛大师的作品。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对我国小写意花乌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王雪涛是现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以小写意花卉草虫而著称于世。
王雪涛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
更多解释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科。写意花鸟画是花鸟画的一种,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一种画法。
王雪涛曾认真谈述花鸟画在意境创作中的画情、画理、画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情和趣是画家自身的感情。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地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画家要先自动情。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如下:
花鸟画其技法多样,以描写手法,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以造型,分为勾勒和没骨两种方法;又以构图不同,分为全景和折枝。
1、工笔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是运用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创作的技法,又可细分为重彩、淡彩和墨彩等流派。作画多先勾后染,以中锋用笔的线描造型后傅色,以精确的写生和工致的装饰反映自然界的生动意趣。
2、写意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又分大写意和小写意,多用生宣纸,通过多变的笔法,充分利用水、墨、色、纸、笔的互相作用,使画面产生奇特的变化,体现出描绘对象的动态和气质,并表现出线条本身的节奏、韵律等抽象的艺术感,同时寄托画家本人的主观情绪和感悟。
但无论工笔还是写意,以线条造型仍是主流的技法。线条既是造型的手段,又具备独立的艺术价值,其粗细、干湿、钝锐、连断的变化组合能够产生写实造型以外的抽象美感,更切实地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
3、勾勒和没骨
宋代以来,花鸟画造型主要有勾勒和没骨两种方法。没骨花卉指不用线条打底,直接用色彩或水墨塑造形象的绘画技法。
此法由宋代徐崇嗣首创,上承乃祖徐熙“落墨为格”的遗风,独具特色。清代恽寿平继承此法而加以发展,创造出形象生动、色彩清丽的工笔淡彩流派,为中国花鸟画又开一生面。
4、全景和折枝
花鸟画的构图主要有全景和折枝两种方法。全景式的布局内容多、场面大、视野开阔,追求实景化的效果,多见互相呼应的三角形构图,是唐代至北宋早期和明代院体画的主要构图方法。
折枝法相传由唐代边鸾首创,至北宋中期后日渐流行,其构图截取自然界中花卉的某一部分加以特写式的表现,给人以丰富的主观联想空间,往往斜向取势,形成S形的布局。
无论全景或是折枝,花鸟画的构图都不是自然景象的直接再现,而要通过艺术的剪裁,以达到最佳的美术效果,其常用的布置手法有主次、疏密、虚实、远近的对比和掩映等。

写意花鸟画技法教程

写意花鸟画技法教程如下:
笔锋的使用是指运用笔锋的不同部位、使转、顺逆方向的各种运动。
1.中锋
又称正锋,执笔较端正,
笔锋平铺纸上,保持在线条的中间,
画出的线条圆浑、匀整、厚重、含蓄而具有弹性,这是书画中最重要的笔法。
常用中锋勾花卉轮廓、叶脉、勾禽鸟的眼、嘴、腿、爪等结构严谨、劲健、丰实的形象。
写意花鸟画疏放潇洒,仅用中锋是不够的,
必须中侧结合,才能做到横涂竖写、挥洒自如。
2.侧锋
执笔略倾斜,笔锋在线条一侧运行。
所画线条不如中锋圆浑,但变化丰富,显得生活活泼,
在写意画中具有重要作用,
适于表现大型禽鸟的尾羽、点花瓣、叶子和石头等。
3.顺锋
就笔锋运动的方向而言,笔杆倾斜,与行笔的方向一致。
运笔时指腕放松,既有按又有拖的动作。
如果笔身倾斜大,笔杆在前拖着笔锋行进,拖的力量大于按的力量,称之为拖笔。
顺锋的线条光润、流畅,适于画竹竿、柳条、荷梗、虾须等。
拖笔舒展、自由,但弹性不强,多作辅助用笔,不可用得过多。

写意花鸟画有哪些特点?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花鸟的一种中国传统
绘画方法
(1)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2)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实物象。
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3)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幻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触,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

写意花鸟画有哪些特点?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花鸟的一种中国传统绘画方法
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
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
实物象,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
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运笔讲究中锋、侧锋、逆锋和战笔(渴毫)。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欹,用笔要圆劲而有韧
力,不险怪妄生圭角。一般描写一切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之。侧锋要求落笔偏侧横扫,可用来描写不
定形的坡石、树干。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战笔是中锋落笔,是在
战动中运行。宜于写定形的房屋、桥梁、建筑和勾勒花叶,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
一般战笔宜斟酌用渴墨,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墨色。
与工笔花鸟画用笔讲究挺健有韧力不同,写意花鸟画的川笔,要求华润,松活,灵变,沉着、洒
脱、挺拔。刚健,遒劲、浑融,生涩,苍老,总之要具有变化,要有活泼的生命力。作者随着表现
现实事物的需要而变换技法,通过轻重,深浅、虚实来体现。要轻中带刚,一笔三战,有皴擦,有
顿挫、有勾斫,笔断意连,一气贯穿。使用种种用笔手法,达到在画面上取得既没有浊污的笔痕,
又无模糊不清的效果,使人看到的不是笔墨而是具体物象的神和作者的意。简单而言,写意花鸟的核心在于用简单的线条,颜色来构建意象,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曲张,
以及空间的变化来营造意境,表达感情。这是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区别于工笔花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