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田蕴章:周汝昌先生的书法,人家吹捧是瘦金体,其本质是什么?
- 2、请教周汝昌先生的简介!谢谢.
- 3、学田蕴章老师(毛笔)书法的朋友进来
- 4、姓周的书法家
- 5、现代兰亭序是谁誊写的?
- 6、冯其庸与周汝昌谁的红学成就高
- 7、周汝昌书法的价格,值多少钱,其作品拍卖价格记录
- 8、当代书法家田蕴章教授出版的字帖有那几本?
- 9、《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10、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具体进来看图片,急求姓名,牛人请进啊!!!!!
田蕴章:周汝昌先生的书法,人家吹捧是瘦金体,其本质是什么?
周汝昌是红学泰斗,一生致力于《红楼梦》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红楼梦》及其时代背景的大门。尽管研究《红楼梦》的人比较多,可如先生自始而终的则少之又少。《红楼梦》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红楼梦》本身,更是历史学、文学、艺术、美食学、建筑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对文化素养要求极高。换言之,一般人还真研究不了《红楼梦》。所以,周汝昌不仅仅是“红学大家”,更是一代大儒。
除了研究《红楼梦》老本行之外,周汝昌书法造诣极高。赞誉者,认为其书法可媲美瘦金体;贬损者,则认为其书法,难免有松塌浮滑之感。凡此种种,说什么的都有。在笔者看来,他的津门后辈田蕴章说法倒是颇为可信。田蕴章表示,周汝昌的书法,人家吹捧是瘦金体,其实不过就是盲写。据悉,田蕴章对周汝昌先生是推崇备至,为何会有此番言论呢?这背后有何隐情?
周汝昌书法很能代表老一辈的整体水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周汝昌早年生于民国,那个时代没有什么专门的书法课程,更没有所谓的书法学博士。你要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又该靠什么呢?靠的是自觉。周汝昌所处的时代,恰恰是新老交替,虽有新学可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没有丢失,书法是一种本能,你要是搞学问却不搞书法,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周汝昌书法是一个自觉的学习过程。周汝昌表示书法只能靠练,不能靠说。这一点说得很好,指出了临帖的重要性。周汝昌初学欧楷,后又钻研二王、米芾等书法流派。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结合自身所悟,写出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从周汝昌的书法历程来看,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得益于周汝昌老先生的治学与学术,学界普遍认为周汝昌写的是瘦金体,捧得地位是相当的高。范曾开山弟子崔自默认为周汝昌先生书法并不是瘦金体,而是出自王羲之,以贴为宗。
田蕴章所言,与崔自默的说法是如出一辙,也认为周汝昌老先生书法不是瘦金体。部分人将周汝昌先生书法吹捧成瘦金体未免言过其实,实际上周汝昌书法大多数都是盲写。田蕴章所言其实不过就是盲写,也是有根据的。周汝昌年过七旬后目力不济,看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只能盲写了。虽然有部分字出现错笔、漏笔,可依旧不失为是精品之作。然而,网络上最擅长的就是断章取义,田蕴章这句话也经常被拿来黑周汝昌书法。其实,田蕴章还是推崇周汝昌书法的,“周汝昌纪念馆”题词即是明证。
总而言之,田蕴章说周汝昌先生书法不是瘦金体,不过就是盲写,并无太多恶意。相反在笔者看来,周汝昌先生在目力不济的情况下,拿出上等书法作品着实不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汝昌晚年书法是走心之作,盲写亦是书法大家。其实,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用心去写,正如曾祥蒙着眼睛写书法一样,把盲书称之为心书,用心去写书法,从而创造无限的艺术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汝昌晚年盲书之作,足以吊打当代所谓的书法大家。
请教周汝昌先生的简介!谢谢.
周汝昌,字玉言。男,汉族,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我国著名红学家,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生平简介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意外发现了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概括。今虽已是耄耋之人,思维较先前毫不逊色,每日仍笔不停挥,著书立说。
周汝昌主要作品: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1962年作家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1962年中华书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出;《诗词赏会》(20万字),198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28万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54万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岁华晴影》(23万字),1997年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传奇》(18.5万字),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砚霓小集》(30.8万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轩笔语》(18万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主编了《红楼梦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大系·红学卷》;校订过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并撰序文;为《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红楼梦〉世界语版》等撰写了序文;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序跋与专栏文章发表于各地报刊。
红学家——周汝昌
引言:周汝昌老先生是当今最重要的红学家,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
....周汝昌(1918—)字玉言,天津市人,男,汉族,研究员,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
....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转中文系研究院深造。此后历任燕京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1954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学时代就在南开中学校刊及其他报刊发表论文、杂文、诗词等,大学时翻译、研究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此后主要从事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研究,同时还从事禅学与文艺关系的研究,《三国演义》的校定、注释和评介,《水浒传》的评注和唐宋诗歌的评注等。已出版论著多种和大批论文,主要有:《红楼梦新证》、《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白居易诗选》(合著)、《曹雪芹》、《书法艺术问答》、《献芹集》、《石头记人物画》、《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合著)等。同时,他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新著: 《红楼夺目红》(作家出版社)..以短文讲“大旨”。全书130余篇,从赏析曹雪芹“绝特”个性,提出史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
...........《石头记会真》(海燕出版社二○○四年五月出版 十卷 共计五百万字 周祜昌 周汝昌 周伦玲 校订)“……,56年的大愿,总算成为现实。在红学研究史上,此书的出现应该有它应得的地位与价值,若能达到二百多年来比较系统全面地“斥伪返本”的初步成果,大体可以存于书林艺海、文化渊薮之间,个人的得失短长,就微末不足挂在心头了。…… ..——周汝昌”
附:“我已经不是红学界的人了。”
....记者在不止一个地方看到他说“我已经不是红学界的人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白呢?周老说:“我研究的其实不仅仅是红学,我主要研究的是诗学、书法、中华文化学。”有人曾抱怨周老将“红学”转变成“曹学”了,其实也与周老这个宽泛的研究范围有关,他认为研究《红楼梦》不是仅研究遣词造句,更要研究《红楼梦》所映射出来的所有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无疑都承载着传统文化。周老除了上述研究范围之外,他还是一个外文教师。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我一直在用外文给外国客人讲《红楼梦》。”这一层原因之外,其实还包含着其他因素:国内人对红学一词并不是都抱有好感。这也许与历史记忆有关,向来红学研究就与政治的联系过于紧密。再者,周老告诉了记者当今红学界的沉闷。这沉闷包括学术方面的沉闷:现在红学研究进展缓慢。“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红学著作,但无论其规格、其品质,有价值的不多。” 另一方面的沉闷则是来自学术界的环境风气,“为什么我说一句话,大家亿万双眼睛盯着,议论,围剿?如果是严肃的批评我欣然接受,可是我遭遇的都是非学术的话,漫骂,造谣,攻击,所以我说,我最好还是离开这个所谓的界,我是界外人。我弄自己的学问不是很好吗?”
回答者:易伊 - 大魔法师 八级 3-27 10:02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共 1 条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1962年作家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1962年中华书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出;《诗词赏会》(20万字),198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28万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54万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岁华晴影》(23万字),1997年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传奇》(18.5万字),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砚霓小集》(30.8万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轩笔语》(18万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主编了《红楼梦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大系?红学卷》;校订过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并撰序文;为《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红楼梦〉世界语版》等撰写了序文;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序跋与专栏文章发表于各地报刊。
参考资料:http://www.liyuan.net/zhuanti/article2.php?a=view&aid=384
周汝昌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我国著名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 18岁以下勿点 商搜
· 投入1万年利100万 图
· 18岁少女神秘捞钱手段
· 做别人没想到的好生意
· 2万开韩国服装店 稳赚
· 床上钱 真是赚疯了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概括。今虽已是耄耋之人,思维较先前毫不逊色,每日仍笔不停挥,著书立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周汝昌主要作品: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1962年作家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1962年中华书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出;《诗词赏会》(20万字),198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28万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54万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岁华晴影》(23万字),1997年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传奇》(18.5万字),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砚霓小集》(30.8万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轩笔语》(18万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主编了《红楼梦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大系·红学卷》;校订过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并撰序文;为《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红楼梦〉世界语版》等撰写了序文;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序跋与专栏文章发表于各地报刊。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我国著名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概括。今虽已是耄耋之人,思维较先前毫不逊色,每日仍笔不停挥,著书立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概括。今虽已是耄耋之人,思维较先前毫不逊色,每日仍笔不停挥,著书立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周汝昌(1918—)字玉言,天津市人,男,汉族,研究员,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
....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转中文系研究院深造。此后历任燕京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1954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学时代就在南开中学校刊及其他报刊发表论文、杂文、诗词等,大学时翻译、研究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此后主要从事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研究,同时还从事禅学与文艺关系的研究,《三国演义》的校定、注释和评介,《水浒传》的评注和唐宋诗歌的评注等。已出版论著多种和大批论文,主要有:《红楼梦新证》、《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白居易诗选》(合著)、《曹雪芹》、《书法艺术问答》、《献芹集》、《石头记人物画》、《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合著)等。同时,他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周汝昌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1962年作家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1962年中华书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出;《诗词赏会》(20万字),198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28万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54万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岁华晴影》(23万字),1997年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传奇》(18.5万字),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砚霓小集》(30.8万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轩笔语》(18万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主编了《红楼梦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大系?红学卷》;校订过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并撰序文;为《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红楼梦〉世界语版》等撰写了序文;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序跋与专栏文章发表于各地报刊。
周汝昌的红与黑(文摘)
一部震惊学界的名著,一门悲剧性的学术,一个大起大落的人生,如何交集在一个又聋又瞎的学者身上?
●误会:简单地把我当成红学家是外界的一种误会。我很不喜欢“红学家”这个称谓,也不喜欢“红学界”这个说法。
●罪证:在“文革”中,我所有有历史价值的旧信件大都散失了,而胡适的6封信由于是极重要的政治罪证,反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死亡:我是留恋人间事的,虽然我的一生有那么多艰难困苦,有那么多不如意。对于死我还没想过,至少还没来得及提到日程上去想。
周汝昌,红学家。人们都会这样认为。可是,周汝昌本人却说:“简单地把我当成红学家是外界的一种误会。我很不喜欢“红学家”这个称谓,也不喜欢“红学界”这个说法。”
这种回答让人大感意外。是什么原因使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红楼梦》这本书上?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在82岁高龄的今天,却矢口否认自己是红学家呢?面对这位白发苍苍、身材瘦弱的老人,让人一时不知该问他些什么?
一部《红楼梦新证》的出版,使他红极一时,成为当时的热点人物,因“红学”成了”红人。这部《红楼梦》也曾经给他带来过厄运,使他因“红学”成为“黑人”。《红楼梦》影响了他的一生,“红”与“黑”的人生经历不断转换伴随着他。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欣喜也有酸楚。他品尝够了其中的苦与乐,悲与喜,荣与衰的人生大滋味。
曹雪芹10年辛苦,滴泪为墨,研血成字,成了《红楼梦》。
周汝昌却用了50年心血,完成了几百万字的专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他自己的话说,一生的精力与其说用在了研究《红楼梦》上,不如说用在了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上。
抵御声色要招
走进周汝昌的书房,见他背对着门正伏案甚低,对我的到来充耳不闻。周汝昌的女儿走过去在他耳边大声喊道:“客人来了”。他抬头用一只手搭在耳边问:“你说什么?”转过身见我,笑了。迎上来握住了我的手说:“不好意思我耳朵不好使了。”“没关系。”我说,“我可以用纸条提问题。”他女儿说:“用纸条恐怕也不行,他一只眼完全看不到了,另一只眼只有0.01的视力,只能算是半只眼。”我不由望了望他书桌上写的东西,见满是字,可我几乎认不出。周汝昌的女儿又说:“他的字只有我一个人能认。”
我坐下后,开始为自己发愁,我不知用什么方法和他交流。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先生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采访者。他让我坐在沙发上,自己顺手拉了一只小椅,面对面坐了,膝盖刚好顶住我的膝盖。他说“你问吧!你可以趴在我耳边嚷嚷,我基本上能听到。”这样我一下就放松了,这哪里是采访,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促膝谈心。
既然是谈心,我便把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扔到了一边。我问;“您的耳朵是什么时候听不到的?”
“那是1954年,我奉调回京,住东城北面门楼胡同。我住正房,南有大窗,北有小窗。一日,天降大雨,电闪雷呜,我正站立窗边看雨,冷不防一声霹雳,一条火龙从北窗入,又从南窗出,这条火龙从我左耳边走过,相距不过一寸。我当时只觉得天崩地裂,脑袋嗡地一响,天地便一片寂静,从此非有雷鸣般之声我是听不到的。你想有龙从耳边过,我不“聋”才怪呢!”
听了老人的叙述我不由露出惊异之色,望望先生的女儿,想从她那里得到证实,她笑了笑说:“这只是一个原因,和小时候得病也有关。”
我又问:“您的眼睛又是怎么失明的?”
“由于长期搞研究工作,1974年忽然两眼要失明,周总理闻知后亲切关怀,指示人民文学出版社给周汝昌一定要找个好医院,不能让他失明。后来找到协和医院最有名的大夫。我现在还剩下这半只眼,要感谢周总理,感谢那个眼科大夫。眼睛总算没有彻底失明,可再也不能做编辑工作了。”
“您从1974年开始眼睛就不行了,耳朵也听不见了,是什么原因使您把文化研究工作坚持到今日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看来不见不闻乃是抵御声色的要招。怎奈耳目虽可掩住,还有一颗心呀!心还不肯闲着,又要听又要看的。从1974年到今天,凭着这半只眼苦作,又写出了几百万字。有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也有关于诗词书法的。”
34岁由“红”变“黑”
“是什么契机使您走上了《红楼梦》研究之路的?”
“那真是机缘巧合,同时这也和胡适分不开。
“那时候我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1947年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曹雪芹好友敦敏的诗集。这是胡适先生多年以来为了考证曹雪芹想找而没找到的。我翻开一看大为惊喜。里面有六首直接咏及到曹雪芹的诗。这不单是文学作品,也是重要的史料呀!
周汝昌由此写下了第一篇红学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民国日报》上。此文引出了周汝昌和胡适的一段佳话。胡适看到周汝昌的文章之后,非常高兴,主动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此信也在报上发表。这样一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周汝昌说:“我是十分感念胡适先生,但是我们的学术观点有所不同。胡适先生的信,当时对我的考证只同意一半,另一半有所保留。我当时是一个少年,少年气盛,也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知道言语轻重,就又写了一篇文章和胡适先生辩论。”
胡适不久就回了信,一来二去,从1947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秋天,胡适共给周汝昌写了6封信,探讨红学问题。胡适也许设想到他的6封信给了一位年轻学生极大的鼓舞,使周汝昌从此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红学研究之路。我不由好奇地问:“这些信都还在吗?”
周汝昌回答:“这些信都成文物了。在“文革”中,我所有有历史价值的旧信件大都散失了,而『胡函六通』(胡适的6封信)由于是极重要的政治罪证,反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与胡适的书信往来成了周汝昌红学研究生涯的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周汝昌冒昧向胡适借阅由胡适收藏的极为珍贵的《甲戌本》。
周汝昌说:“当时我和胡适没有见过面,他就敢把那样一部珍贵的藏本借给我。是由一位叫孙楷第的先生从城里带来,用旧报纸裹着,上面用很浓的朱笔写了『燕京大学四楼周汝昌先生收』。我当时是一个学生,胡先生很讲礼貌,用了『先生』这样的字眼,这张旧报纸我一直珍藏至今。”
周汝昌看到这个藏本大为震惊,曹雪芹的原本和当时流行的本子有如此不同。1948年暑假周汝昌将这部世人未见的奇书带回了老家,周汝昌四哥周枯昌一见,惊呆了!原来曹雪芹的《红楼梦》被程(指《程乙本》)高(鹗)歪曲篡改得如此厉害。可惜原本纸张已经黄脆,让人不忍翻阅。
“这怎么办呢!没法研究。我的哥哥说,好!.我下决心现在就用墨笔和朱笔工楷把书抄录一遍。当时没有影印本。可惜这个本子现在找不到了。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局势紧张,我想到《甲戌本》还在我手中,担心若有失损,无法补偿,应将书归还原主。于是我专程赶到胡府,东城东厂胡同一号。当时未见胡适本人,有一中年男子开的门,称其为胡适公子。我便把书交给了胡公子,匆匆告辞。”
据史料记载,胡适离开北平南下时,他抛下了家中的万卷藏书,只带走了两部书,其中一部就是周汝昌还给他的《甲戌本.红楼梦》,可见此书之宝贵。通过几年的研究,周汝昌完成了近40万字的《红楼梦新证》。此书由其兄周祜昌用蝇头小楷清缮出来,交付出版社。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立即轰动了海内外学界。当时周汝昌正在四川大学任教。出书后上海长风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书脱销了,三个月内赶出三版。在北京文代会上几乎人手一部。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后来在文章中写道:“汝昌的书功力真可佩服,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好徒弟。”《新证》出来后,毛泽东也看了,在《毛泽东读评五部经典小说》中有两处提到《新证》。
1954年周汝昌被中宣部特电从四川大学调回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了一个编辑。后来批俞(平伯)批胡(适)运动逐步升级,周汝昌很快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繁琐考证”的典型代表。周汝昌由“红”变“黑”时年34岁。有趣的是当时美国一个红学家叫米乐山的,还在著作中称周汝昌为“红色红学家”。
“红学界让我受不了”
我笑了,问:“您说起《红楼梦》简直如数家珍,可是为什么您却不愿让人称您为红学家呢?”
“首先,我已不是红学界的人了。我在海外住了一年,1987年回来之后,我就向当时的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凡同志谈了我的愿望,不想在红楼梦研究所了,我退出。红学界的人事,种种复杂关系太费神,我是一个老书生,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我没有那种能力处理红学界中的利害关系,我何必在那方面费精力呢!还有,目前舆论界,一般的群众对红学不了解,认为你们这些人吃饱了没事研究些哥哥妹妹恋爱……这简直是糟透了。再者,所谓红学界的某些人和某些事让人起不了敬意,一般人有微词,我混在里面,什么事都扣在我头上,让我受不了。我退出不参与这其中的事,我做自己的学问。”
“但是,大家都知道当年把您从四川调到北京,就是因为您的《红楼梦新证》的出版。”
“可是,我调京之后,当年的10月我就一步步地成为了批判的对象。以后所有红学界的事情不但不是我主持,我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可是,不明真相的人,特别是学术界的一些人仍然认为我当初调来主持红学的一切。还有一点就是我和红学界的一些红学家没有共同语言。”
“一部《红楼梦》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地位,它是和我们新中国政治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您能谈谈这是为什么吗?”
“红学的位置是由毛主席提高的,这事人人皆知。但是后来运动扩大化了,有些一发而不可收。这已不是红学的问题了,这是学术思想的大运动,震惊了世界。”
“《红楼梦》不但对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到文化生活。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有这样大的影响。”
“是的,《红楼梦》这种普遍地被重视、爱好、谈论、研究、表现、表演,这已不是简单一部书的问题了,这是一种现象。我们可称其为红楼梦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包含了对它的研究,还包含了许多红学研究者,也包含了红学界这个特殊的团体。这种现象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死我还没想过”
“刚才我们谈论的大多是一些学术性话题,我现在想问一点您个人的问题。您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由红变黑,有黑变红,您能否谈一下在您一生中最痛苦的记忆是什么?”
“说实话红学是一门悲剧性的学术,选择了它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第一流的大学者不屑为之,对它有兴趣的又不够资格,于是就落到了我辈之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痛苦。当然这种痛苦只是我个人的小悲痛,真正的大悲痛是和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
周汝昌说到这里静静地沉默了,我望着他默默地体会着他说的那种痛。过了一会儿他说:“你刚才问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回忆是什么,我告诉你那是在抗战时期。当时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把燕京大学封了,把学生遣散了,当时辅仁大学登出广告招编,很多同学都去了,很多同学为了求学都去了!我坚决没去,回到了天津老家。回到老家也不安宁,当地有一个叫新民会的汉奸组织专门搜罗失学失业的青年学生为他们服务,我当时只有藏在地窖里。我的老家离天津市四五十里,属于一个大镇。有一天我亲眼看见当地惟一的一个小学,教师领着一队小学生打着新制的太阳旗去村口迎接日本驻军。那小太阳旗是用白纸制的,就是一张白纸中间用红墨水画了一个红圈圈。当时在阳光下,小学生手中的小太阳旗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觉得我当时的心在流血,心都碎了。所以今天你问我最痛苦的记忆,那伤口一下便被触动了。唉--”
周汝昌的痛是我们民族的痛。眼前的老人几乎被一种痛苦的回忆攫住了,为了改变一下他的情绪,我连忙又问:“一生中让您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我1968年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差不多一年后,我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由于我的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让我看菜园子。有一天队部头头对我说,北京工作需要你,要调你回去。我当时一点都不敢相信。到总部去拿公函,拿到一看,天哪!是周总理办公室给湖北军区司令的专电,调周汝昌回北京工作。你可以想像我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这是我平生最高兴的一件事。至今我还保存着专电的复制件。由此我一下又从黑人变成了红人。那是1970年9月5日,这是我的纪念日。外面风传我和周总理有联系这不是胡说吗!我一个小民当时哪能和周总理联系上呀!
我被周汝昌大起大落的经历所震撼。面对眼前的耄耋老人,我问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您今年已是82岁的高龄了,您是怎么看待生与死这个问题的?”
“我希望多活几年。不是贪生怕死。像我这样年纪的人积累一些学识很艰苦。刚积累了一些东西,人刚成熟,理解认识刚开始深刻了,可是已到了快结束生命的时候。这是人类的不幸,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我对生命的理解是一个综合性的,主要是精神智力,而不是纯自然的生命。说到我自己,我是留恋人间事的。虽然我的一生有那么多艰难困苦,有那么多不如意。我现在半只眼睛拼命干,就是因为我还有没做完的工作,这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很健康,对于死我还没有想过,至少还没来得及提到日程上去想。人的生命不是到他身体死亡为止,用另外一个方式还可以延续,还可以作贡献。因为他死后思想还存在,他还有弟子、子女作为他的继承人,他还有著作存于世。
学田蕴章老师(毛笔)书法的朋友进来
1、如果非要选田老的帖:我个人认为【千字文】为佳。初学欧,可从黄自元92法起手。(每法都有例字)--个人意见。
2、对每个学书者都获益匪浅
3、田英章【九成宫技法精解】-------个人认为英章老师的字,不如蕴章老师,但对初学者足矣
百度新兵,无法插入图片,见谅。
楼上的回答很好,另,《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中365个楷行草例字也已出版,但是字相对较小,不过也可临摹。蕴章老师说过“楷法欧阳莫学田”,还是适当的临习《九成宫》原碑帖。
田蕴章有出书吗,我只看过他弟弟田英章的《楷书笔画》、《楷书间架结构》、《楷书章法》三本书,田蕴章主要以视频教学为主,没见过他的书。。。
每日一字,每日一题很精彩,就是前面的开场白太多,每集都要一大段。。。
学习田英章的似乎对初学者容易入门,我的见解。。。
1、田氏欧揩:田蕴章 田英章(原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二位老师的楷书是很有权威的。要学田老师的书法,主要是要学习楷书!
告诉你个好消息,不知道你是否知晓,4月24日,我国著名红学家、书法家周汝昌和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合作新书《千古奇文千字文》!
摘录:“千古奇文千字文》分千字文宣义和千字文真书两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和书法实用价值,既是读者学习研究千字文的重要参考,又可作为书法爱好者练习书法的上好范本。周汝昌先生以九十四岁的高龄讲析千字文,不仅博涉天文、地理、文学、史学、建筑、诗词、韵律等诸多领域,又不时联系书法,深入剖析,并且对千字文在千百年来的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多处讹误进行纠正,让读者对千字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田蕴章先生依照智永《千字文》,以真书书写全文,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一位艺术家超凡脱俗的高尚追求。田蕴章先生的真书和周汝昌先生的宣义可谓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该书能够在周老故乡天津津南区进行签售,更显其特殊意义。”
2、每日一题、每日一字我也在痴迷地临习,个人觉得及网上评价是很不错的,至少田先生不求任何价值,不吝在网上免费将个人书法上的造诣、经验无偿传授予受益者,这种精神足以让我们崇尚!
3、千字文是书法入门的第一必修课,以前虽有田老师的其他楷帖,但田老师的书法可以说现在真是已近顶峰,所以你现在找字帖上述的《千古奇文千字文》无疑是雪中送炭,至于楷书有一定底子后,再选别的行书等字帖为时不晚,你说呢?
交个朋友吧,我也很喜欢田氏欧揩!但据听说学欧是十学九不成的,以前我临习颜体,很快就上手,自感进步很快,但是迷上欧体后,感觉欧体是越淌水越深,进进退退,我们在学欧的路上互勉吧。同时,个人觉得,临田氏欧揩毕竟是学习欧阳询书体的一个途径,欧阳询的字帖还是要坚持临习的。个人意见而已,未尽之处,冒昧之处还望见谅!
姓周的书法家
从全国来讲有周志高、周韶华有名气的大家。
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希望能帮到你
根据公开资料,周姓书法家有:
- 周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书画专业研究会副会长;
- 周汝昌: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
- 周红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周而复: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家、书法家;
- 周济:湖南著名书法家,诗人;
- 周文健:中国湖南省空心字书法家;
- 周慧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
- 周洁:湖南省书法家;
- 周云峰:河南省新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 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除了以上提到的书法家,周姓书法家还有很多。
老屋,原名周广福;字;福之;吉田;代号;老屋,别名;安迪书屋。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
现任:
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山东省分会副主席;
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翰林院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人民美术家协会山东省分会副主席;
中国翰林书画院山东省分院副院长;
中国收藏协会顾问;
{获奖荣誉}
2013年作品在香港展出‘2013中国百强书画家评选’获《2013中国百强书画家称号》。
2014年书画作品在国际华人书画界获《最具收藏书画家称号》。
2015年获得《中国百强书画家称号》。
2016年中国“黄河杯”书画大赛一等奖。
2016年“徐霞客-雪豹杯”书画大赛三等奖。
2016年获得《中国百强书画家称号》。
2016年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爱我中华”书法荣获一等奖。
2016年书法作品《满江红》被云南金海泰艺术品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藏。2021.1《佛缘》书法作品被淄博博山正觉寺功德收藏。
2017年第二届“中天教育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首届“天涯海角杯”公司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公司收藏。
2017年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茶马古道、茶马古镇书画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并收藏。
2017获中国好品牌艺术人物榜品牌影响力创新艺术家称号。2020年2月被北京杏坛拍卖有限公司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2017年-2019年分别为茅台镇白酒,澳洲百利达红酒做品牌代言人。2020年为贵州茅台古酿坊集团禧黔匠系列酒代言人;2020~2021被纳入中英双语版《世界名人录》
现代兰亭序是谁誊写的?
好像是唐代一位宫廷画师,具体名字,史料没有记载。真本随唐太宗去了,早已无寻。
故宫藏《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唐兰亭序五大摹本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唐人五大摹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韵,是后世兰亭两大体系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冯本、黄绢本为宗的贴学体系;一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这两大体系并行于世,孕育了后世无数大家。唐人五大摹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当代版《兰亭序》:
书末所附周先生四十多年前背书的《兰亭序》,堪称一绝。笔者孤陋寡闻,迄今未见其他现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不敢妄自菲薄。但是,周汝昌先生所书之《兰亭序》酣畅淋漓。如黄河长江之水,时而奔腾,时而婉转,连绵不断,直泻千里;气势磅礴,潇洒自由。正值意犹未尽之时,却卡然而止。周汝昌先生称,已将“标准”的26行,写成了27行。这是他第二次背书《兰亭序》。
周汝昌先生身为书法大家,敢于向“书圣”挑战,敢于发表出来,大家风范也!
周汝昌先生所书《兰亭序》可称为当代版《兰亭序》!
冯其庸与周汝昌谁的红学成就高
当然是周汝昌,冯其庸根本算不上是周汝昌的对手,只是搞些政治手腕而已,而周汝昌才是红学集大成者,胡适开辟新红学,而真正有成就的还是周汝昌。冯其庸没什么贡献。
两位都是红学界的泰斗,红学成就的高低不具有可比性,纠正一下,周汝昌先生于2012年仙逝,俞平伯会长至今仍在为红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周汝昌的成就比冯其庸成就高。
冯其庸主要成就: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
代表作品:《春草集》,《秋风集》等
职务: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
学术履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贡献:
冯其庸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冯其庸作品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周汝昌主要成就: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集大成者、创立曹学、脂学、探佚学三大分支、考证高峰、悟证先河
代表作品:《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石头记会真》《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千秋一寸心》
荣誉: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
人物荣誉:
周汝昌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
是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红楼梦学刊》编委等职。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2002-2008年,数次登上百家讲坛,讲授唐诗宋词鉴赏、解读《红楼梦》以及中国四大名著等。
2013年1月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等主办,《收藏界》杂志等单位承办的“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在京揭晓。周汝昌先生入选。
扩展资料
周汝昌红学贡献
周汝昌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考证,使得人们对于《红楼梦》作者有了一个空前清晰的印象。《红楼梦》汇校工作:周祜昌、周汝昌二位先生五十六年心血的结晶《石头记会真》。
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雪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周汝昌把《红楼梦》上升到中华文化小说的高度,提出“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红楼梦》应列为第十四经。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其研究方法师承于胡适,但又独树一帜。周汝昌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与家世,并且仔细研究了大量清宫档案之后,得出了《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
并且通过对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结合曹家史实,经过严密思考和逻辑推理,为人们揭开了隐藏在书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伟大的诠释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其研究观点为广大红学研究者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参考 资料:百度百科--冯其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汝昌
周汝昌书法的价格,值多少钱,其作品拍卖价格记录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就像炒得很高的庄家股、绿鸡蛋、野生甲鱼······价格越高,假的越多),价格越高赝品、仿品也越多!!!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藏。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藏。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后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假若只是收购贵的,即使身家亿万又能收购多少呢? 即使收购得起,能确保升值吗?更甚者,像股票一样,到了低谷时期,还可能贬值!!!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行画和仿品等;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也曾经有人说我废话!除非你懒,光想吃现成的,不学无术。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是恒定不变的,给你鱼就好,你知道是好鱼坏鱼,还是有毒的鱼呢?给你渔,学会了,自己会捕鱼多好!管他好鱼坏鱼毒鱼!你都能分辨!
当代书法家田蕴章教授出版的字帖有那几本?
《九成宫醴泉铭探源》
《欧楷解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墨海双帆》
《楷书抱冲斋诗稿》
《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
《真行草每日一字》 田蕴章 天津大学出版社
《千古奇文千字文》 田蕴章、周汝昌、 周建临 天津大学出版社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天津大学出版社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永字八法》(周汝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Ta4_U2K0-0QGB4qxz6rkQ
提取码:0ewj
书名:永字八法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11
页数:324
内容简介:
少年时学书,抗日战火中写书,唐山地震中著书,对书法的学习和钻研贯穿周汝昌的学术生涯。《永字八法》作为周汝昌毕生书法创作和研究的总结,实实在在解答了书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选狼毫笔还是羊毫笔,初学者由篆隶入手还是从楷书入手,学碑还是临帖,一定要中锋行笔吗,“藏锋”究竟怎么藏,“锥画沙”“屋漏痕”又是指什么,为何单取“永”字而立“八法”……周汝昌不仅耐心回复具体问题,还推而广之,广涉书法创作中的笔法、识势、结构和风格等关键问题,乃至汉字的起源、书法美学等理论话题,用精妙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人读完都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周汝昌(1918—2012),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1918年生于天津,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毕业。历任燕京大学外国语文系兼任教员,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出版学术论著四十余部,包括红学、中国文学艺术理论、诗词鉴赏、书法等。他从小喜爱书法,大学时醉心书法练习,好收藏研究碑帖,在书法领域所下功夫甚深,与启功、徐邦达、张伯驹等交往甚密,尤其钻研王羲之书法,著有《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兰亭秋夜录》等。
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具体进来看图片,急求姓名,牛人请进啊!!!!!
中文名: 周汝昌
别名: 玉言、解味道人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
出生日期: 1918年4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2年5月31日
毕业院校: 燕京大学西语系、中文系研究院
主要成就: 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集大成者
主要成就: 创立曹学、脂学、探佚学三大分支
考证高峰、悟证先河
代表作品: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重要作品: 《石头记会真》《曹雪芹传》
重要作品: 《杨万里选集》《永字八法》
主要身份: 学者 红学家 诗人 作家 书法家
主要职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
中文名: 周汝昌
别名: 玉言、解味道人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
出生日期: 1918年4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2年5月31日
毕业院校: 燕京大学西语系、中文系研究院
主要成就: 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集大成者
主要成就: 创立曹学、脂学、探佚学三大分支
考证高峰、悟证先河
代表作品: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重要作品: 《石头记会真》《曹雪芹传》
重要作品: 《杨万里选集》《永字八法》
主要身份: 学者 红学家 诗人 作家 书法家
主要职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
这个事周汝昌,周老年强的时候的照片呀……著名红学家,前两天去世了……
耍人啊,哥们!吊丝!
你吧 你大爷的什么的
图片!!!!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12年5月31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籍贯天津咸水沽。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2]其祖父是天津八大家东门外天成号韩家账房先生,后自立门户,故家道不俗。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周汝昌自二十几岁,双耳失聪。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研究《红楼梦》的著名考证派新红学家,有红学著作多种,其中《红楼梦新证》影响很大。被称为自传派大将胡适的得意门生,但其观点与胡适有些不同甚至对立。周汝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红楼梦》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维基百科有此图。